發布時間: 2018-06-07 22:38:06 |瀏覽10108次
最早認識的一個朋友是程序員,曾經到一家外包公司接單子,小外包公司經常遇到的問題就是和需求方談產品功能??蛻粢鐾獍?,對方讓他一次性報價,但是客戶連功能點自己都不清楚,這時朋友說還是按照具體功能點來做吧。但是客戶堅持先給個估價才會考慮做不做,最終朋友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給了個價錢,結果遇到另外一個程序員只報了他一半的價格去做這個單子.....
可想而知,當開發成本和需求不匹配的情況下,項目失敗是必然的!
以下內容不管您是有需求的客戶還是一個想接單的程序員都可以參考一下,看看靠不靠譜:
先問一個小問題吧,如果有人請您安排一個烤肉Party,要您馬上估價,你能迅速說出來嗎?也許你可根據您的經驗說大概多少錢,不過真正的成本,如果您不知道:
多少人要來參加?
要不要娛樂活動?
來party的人年齡?
要不要啤酒或…哪一類的酒?
豬肉、牛肉、羊肉?
甚至更多的細節,相信你隨便說數字一定不準!互聯網產品開發項目比上述的“烤肉活動”更復雜,下面我就已一名專業的Dotaer身份給大家解釋一下我們的開發流程:
第一階段:溝通需求方產品功能點(項目經理,三號位,抗壓)
當需求方把想做的產品發布到平臺,這個時候平臺的項目經理會與需求方取得聯系,了解需求方的初步想法,理清項目范疇看看目前需求方只是一個想法還是到哪個開發階段,看是否需要投入時間理清楚產品的核心功能點,而不是簡單的跟隨客戶天馬星空的想法隨意報價,類似“我想做一個類似京東商城”“我想做一個類似滴滴打車”,項目經理總能遇到很多這種就差幾十個億可以打造的航空母艦的項目。比較靠譜一點的方案,項目經理簡單溝通需求后會給出一個大致的估價區間,但是這個報價是不準確的,因為產品的開發功能點這個時候并沒有確定。
所以這個階段只能說是項目經理免費給出了一份商業開發顧問方案,建議客戶落實1.0版本的核心業務流程打通的方案產品。這個時候我們一般會建議客戶自己先做一份所謂的產品商業模式圖,項目經理也會根據多年的項目開發經驗給出合理化的建議,現在的創業者基本都是“火星人”,能想到的不能想到的都會有需求,如果項目經理發現市場已供給過剩充斥太多競爭者產品或想法用現代的科技無法實現,這個時候會給你最真實的建議。
大致的產品商業模式草圖
第二階段:確認想法做產品原型設計(產品經理,四號位,負責BP)
需求方如果有大概的商業模式草圖那么將會是一個很好的開發,這個時候產品經理就能很輕松的做出產品的原型圖,包括用戶體驗設計(UX),APP界面的交互邏輯,以及產品功能點實現的大致狀況,根據目前我觀察坐在對面的項目經理隊伍,最容易出問題的就在這一塊,如果原型不確定,需求方功能點改來改去,那么如果冒然到下一步UI設計的話,設計師將會與產品經理發生矛盾,如果很不幸到了第四步,那么程序員就會聯合設計師一起來打產品經理!
“為什么不和客戶確認好需求?MDZZ”
所以第一個階段產品原型做好的話,就能非常準確的給出產品的開發預算。
產品原型設計圖(參考)
第三階段:UI視覺設計(設計師,二號位,帶節奏)
完全準備好原型設計才到這一階段UI設計體驗設計,以為產品經理所做出來的產品功能點是明確了客戶的開發需求的,所以UI設計師更多的是提供一種色彩的搭配以及增強用戶使用體驗感官的設計,此階段估計以下成本:
參考市面優秀產品的設計分析
提供多種版本的logo解決方案
提供所有主要界面的多種風格設計
互動樣板的開發
和前端工程師溝通特效
這個階段非常非常重要,不只是UI設計師一個簡單的設計工作,還要與開發工程師進行溝通、產品經理給出意見、項目經理負責監督、客戶負責定稿,最終定稿確認進入下一階段的開發。
第四階段:進入開發出產品1.0測試版(前端工程師、后端工程師、iOS工程師、Android工程師=程序員=一號位carry全場)
此時已經明確進入程序員的開發階段,如果前面沒有變動的情況下,程序員加班加點,產品在不久的一段時間后,就能準時上線,通??蛻粼谶@個時候是最容易提出新的功能點改動需求:
“不就是加一個小按鈕嗎?”
“一個簡單的自動回復啦”
如果是開發者直接與客戶接觸溝通的話,你猜會發生什么后果?不是吵架就是程序員撂蹶子不干了!
“當初說好的呢?”
“PM就是個二貨,當初為什么不和客戶確認好,會不會BP???”
這個時候項目經理的重要性就會體現出來,作為“潤滑劑”的角色存在,項目經理應該及時和客戶溝通產品的完善性,并且解釋開發"迭代"的概念,原則性問題不能改變的情況下,確保確定的核心版本上線,而不是和程序員一起起哄進入無休止的修改加功能,“加功能”屬于二次迭代開發需求,必須要從第一步重新來做。最重要的“產品上線”工作一定要落實在開發工期內。
第五階段:進入開發測試Debug階段(測試工程師,五號位,support)
很多人往往忽略的環節,其實測試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如果一個產品只是根據客戶自我的使用角度去使用,是很難發現產品的缺陷的,這個時候你真的需要一名專業的測試工程師,之前有個騰訊測試工程師給出過最專業的測試建議:
1. 需求分析、系統分析和測試分析,主要是通過經驗找出風險,以及編寫用例。代碼review。所以經驗和技術都很重要!
2. 測試用例執行,檢查需求實現是否正確,質量好壞(交付影響有多大,是否達標)
3. 質量流程和標準的建立。這些可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4. 評測對比,主要是性能,可靠性,以及和競品的對比測試,這需要投入大量的分析工作,也需要一些專業的方法和技巧。只有經過一套合理而完善的開發體系出來的產品才是滿足客戶開發需求并且經受的了市場的考證。
最后如果您是有開發需求的客戶,您應該拒絕那一開始沒問清楚就跟您隨意報價的開發團隊。如果你是一名程序員,你應該拒絕一開始就沒有明確功能點需求的開發客戶。